您当前位置:百家健康网_健康小常识|关心您健康的网站 >> 健康资讯 >> 肝癌转移机制研究获进展
肝癌转移机制研究获进展
责任编辑:佚名 文章热词:肝癌转移机制研究 加入时间:2016-7-16 13:22:20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彭承宏、沈柏用、邱伟华研究团队,在《癌症研究》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肝细胞性肝癌中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剪接突变的表型和信号传导研究”的学术论文。该研究阐明了肝癌中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剪接突变对肝癌生物学行为调控的分子机制。
目前,肝癌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传统的AFP诊断肝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般,以索拉菲尼为骨干药物的靶向治疗也获益有限。近年来,瑞金医院普外科团队发现,原发性肝癌中存在FGFR3的特异性异常高表达,其表达程度和肝癌的恶性密切相关,然而表达异常的具体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至今尚未明确。
在彭承宏和沈柏用的指导下,普外科邱伟华对肝癌中FGFR3剪接变异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提示,在中国人群肝癌中存在一定比例的FGFR3第7-9外显子剪接突变,突变后的FGFR3与配体结合力明显高于野生型FGFR3,导致FGFR3出现独立于配体的受体自激活,而且可以出现独立于配体或者低配体结合力的受体自身二聚体化和自身磷酸化。这些突变可导致FGFR3功能异常,激活ERK和PI3K/AKT/mTOR等多个下游信号通路,通过E-cadhein、Snail、Vimentin和MMP-9等效应基因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研究首次证实,肝癌中FGFR3剪接变异导致的异常信号通路激活,是促进肝癌高转移性、高侵袭性的可能因素。
此研究为FGFR3作为一种新的药物靶点治疗肝癌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依据。研究均在国内完成,具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并且针对原发性肝癌进行了序列性研究。今后有望进一步研究出针对肝癌的靶向药物。
最新文章
- 抗病毒治疗大幅降低染艾婴幼儿病死率
-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传播指南推出
- 健康促进与教育要融入大局
- 1月31日河北承德鼎盛皇家灯会开园迎客
- 3种人群最易缺铁 吃什么补铁
- 吃素的坏处 长期吃素竟会带来三大危害
- 大雪习俗上吃什么 七大传统美食带你在
- 怎样淡化黄褐斑 9大食物轻松去黄褐斑
- 吃香蕉的好处与坏处 这些人吃香蕉要注
- 汗蒸的坏处 不正确的汗蒸对人体有害
- 板栗的营养价值 这几种人群不能吃板栗
- 自制减肥茶:三花茶的做法
- 小孩连续呕吐怎么办 妈妈们过来学几招
- 牙齿黄了不漂亮怎么办 怎么让牙齿变白
- 小米南瓜粥的禁忌 食补不成反而容易伤
- 男人为什么会射精过快?
- 男人的阴茎女人如何抚摸
- 男人婚姻恐惧症 七个不想结婚的理由
- 春梦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做春梦?
- 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