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信息泄露事件追踪:诈骗演变为敲诈勒索
7月19日,记者从艾滋病防治公益组织白桦林获悉,截至7月19日14时,据该组织统计,此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信息泄露事件中,接到诈骗电话的感染者已由7月18日的275人上升至417人,并且已遍及全国31个省份,其中5人有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
艾滋病防治公益组织白桦林负责人白桦告诉记者,通过媒体近几日的报道,很多感染者都已知晓信息泄露一事,提高了警惕,但是犯罪嫌疑人也变换作案手法,比如开始使用感染者所在省份的固定电话号码。疾控部门平时常用固定电话和感染者联系,如果显示的是当地号码,更易迷惑感染者。更为恶劣的是,犯罪嫌疑人已由诈骗演变为敲诈勒索,给感染者的生活带来较大困扰。
“妈妈告诉我,家里这几天接到多通电话,要求汇款给他们,不然就把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告诉我的学校。”感染者小刚(化名)对记者说。7月18日晚,记者陆续收到一些感染者发来的信息,反映遭到敲诈勒索。“他(犯罪嫌疑人)一上来就跟我说是疾控的,要给我发补助,但要交纳手续费。”感染者小然(化名)说。由于已知晓此事,小然对此很气愤,在电话中斥责了对方。结果对方挑明身份,威胁若不汇款,就把小然感染艾滋病病毒一事以及小然的电话、住址、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打印出来,贴到电线杆上和厕所里。
“这已不属于诈骗,而是性质更为恶劣的敲诈勒索。”北京陈志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巍说,诈骗和敲诈勒索的共同点是主观故意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但二者存在明显区别:敲诈勒索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与诈骗相比,敲诈勒索的性质更为恶劣,因此立案标准更低,2000元以上即可量刑。”刘巍表示,犯罪嫌疑人目前已涉嫌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两种罪名,量刑时将数罪并罚。
此外,7月18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联合发表声明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个人信息的泄露是对患者保密权这一基本权利的侵犯,如果公众害怕信息不能保密,有可能不敢放心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不敢放心接受艾滋病防治服务。加强现有系统安全以杜绝类似信息入侵事件再次发生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随时准备在应对上述事件的过程中,以及在本次事件后采取后续补救措施、加强艾滋病相关信息安全的过程中,向中国政府卫生部门和民间社会团体提供必要的支持。
- 抗病毒治疗大幅降低染艾婴幼儿病死率
-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传播指南推出
- 健康促进与教育要融入大局
- 1月31日河北承德鼎盛皇家灯会开园迎客
- 3种人群最易缺铁 吃什么补铁
- 吃素的坏处 长期吃素竟会带来三大危害
- 大雪习俗上吃什么 七大传统美食带你在
- 怎样淡化黄褐斑 9大食物轻松去黄褐斑
- 吃香蕉的好处与坏处 这些人吃香蕉要注
- 汗蒸的坏处 不正确的汗蒸对人体有害
- 板栗的营养价值 这几种人群不能吃板栗
- 自制减肥茶:三花茶的做法
- 小孩连续呕吐怎么办 妈妈们过来学几招
- 牙齿黄了不漂亮怎么办 怎么让牙齿变白
- 小米南瓜粥的禁忌 食补不成反而容易伤
- 男人为什么会射精过快?
- 男人的阴茎女人如何抚摸
- 男人婚姻恐惧症 七个不想结婚的理由
- 春梦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做春梦?
- 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