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确诊1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 现已隔离治疗
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福建省2016年3月24日确诊1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
患者郑某,女,42岁,福建省福清市人,长期在非洲安哥拉罗安达经商,出国前未接种黄热病疫苗。2016年3月7日(北京时间),患者在罗安达当地医院注射黄热病疫苗;11日,出现发热、寒战、关节疼痛等症状;12日,患者乘飞机经迪拜转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入境时红外线测温结果体温正常;13日,回到福清市;14日,主动到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就诊。18日,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黄热病毒核酸初筛阳性。鉴于该患者为福建省首例疑似黄热病病例,且在出现症状前刚接种过疫苗,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并进行基因测序,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黄热病病毒,同时排除其出现的临床症状是否为黄热病疫苗接种反应。2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复核检测结果为黄热病核酸阳性,并通过基因测序证实该患者为黄热病毒感染。随后,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的复核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输入性黄热病病例。目前,患者在福州市传染病医院防蚊隔离治疗,无发热,精神状态尚可。
接到疑似病例报告后,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立即组织当地切实做好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风险评估、蚊媒应急监测和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专家经风险评估认为,当地无埃及伊蚊分布,尚未进入蚊媒活跃期,此次输入病例引发疫情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低。
黄热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感染。黄热病可防可控,疫苗接种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专家提醒,黄热病疫苗接种10天后产生免疫保护,因此,公众前往黄热病流行国家和地区需要提前10天接种黄热病疫苗。从安哥拉等黄热病流行国家和地区回来的群众,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其旅行史。
(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网站)
- 抗病毒治疗大幅降低染艾婴幼儿病死率
-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传播指南推出
- 健康促进与教育要融入大局
- 1月31日河北承德鼎盛皇家灯会开园迎客
- 3种人群最易缺铁 吃什么补铁
- 吃素的坏处 长期吃素竟会带来三大危害
- 大雪习俗上吃什么 七大传统美食带你在
- 怎样淡化黄褐斑 9大食物轻松去黄褐斑
- 吃香蕉的好处与坏处 这些人吃香蕉要注
- 汗蒸的坏处 不正确的汗蒸对人体有害
- 板栗的营养价值 这几种人群不能吃板栗
- 自制减肥茶:三花茶的做法
- 小孩连续呕吐怎么办 妈妈们过来学几招
- 牙齿黄了不漂亮怎么办 怎么让牙齿变白
- 小米南瓜粥的禁忌 食补不成反而容易伤
- 男人为什么会射精过快?
- 男人的阴茎女人如何抚摸
- 男人婚姻恐惧症 七个不想结婚的理由
- 春梦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做春梦?
- 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