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儿童医院涉事护士被停职
近日,“江西省儿童医院护士偷换患儿药物”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记者获悉,江西省儿童医院邀请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专家,再次对当事患儿进行会诊。目前,该患儿病情稳定。
据了解,4月9日,四岁小男孩钟某被诊断为川畸病,入住江西省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4月11日,患儿家属发现,护士彭某使用丙种免疫球蛋白(简称丙球)空瓶灌注葡萄糖注射液,给患儿静滴。
江西省儿童医院方面表示,彭某发现丙球的数量与医嘱总量不符,少了1瓶。因为是贵重药品,彭某害怕承担责任,便擅自将2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注入放在治疗车上的丙球空瓶中。约5分钟后,患者家属质疑这瓶药有问题,她当时也未敢承认是葡萄糖注射液。由于患者家属强烈要求更换药物,彭某才将此事报告护士长。护士长立即要求彭某到药房先借一瓶丙球进行补充输注,最终完成了患儿所需丙球治疗剂量。
事后,护士长带领彭某向患儿及家属作出当面道歉。同时,该科每日安排经管医生及上级医生共同查房诊治,护理工作严格遵照医嘱执行治疗,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情况。该院已对涉事护士采取停职处理,并停发所有工资福利待遇,对其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
据悉,江西省儿童医院正加紧内部调查,警方也正在调查此事,将依据警方的调查结果,对相关负责人依法依规处理。
编后
换药事件被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担心以后去医院是不是都要自行检查药品是否被偷梁换柱了。公众仍有疑问需要明确答案:不见的那瓶丙种免疫球蛋白到底哪去了?还有没有其他的药品被替换?也有网友指出,院方给出的理由不够有说服力:有10多年工作经验的护士发现少药后为何会不知所措?到底是故意偷药还是不慎遗失?
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别医护人员的疏漏,实际上从不同角度暴露了医院管理方面的漏洞。任何一个小疏漏都可能酿成大失误。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必然后患无穷。医院要做的是,以此为教训,及时研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全面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流程,做实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保障患者利益,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在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上绝不可大意。
- 抗病毒治疗大幅降低染艾婴幼儿病死率
-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传播指南推出
- 健康促进与教育要融入大局
- 1月31日河北承德鼎盛皇家灯会开园迎客
- 3种人群最易缺铁 吃什么补铁
- 吃素的坏处 长期吃素竟会带来三大危害
- 大雪习俗上吃什么 七大传统美食带你在
- 怎样淡化黄褐斑 9大食物轻松去黄褐斑
- 吃香蕉的好处与坏处 这些人吃香蕉要注
- 汗蒸的坏处 不正确的汗蒸对人体有害
- 板栗的营养价值 这几种人群不能吃板栗
- 自制减肥茶:三花茶的做法
- 小孩连续呕吐怎么办 妈妈们过来学几招
- 牙齿黄了不漂亮怎么办 怎么让牙齿变白
- 小米南瓜粥的禁忌 食补不成反而容易伤
- 男人为什么会射精过快?
- 男人的阴茎女人如何抚摸
- 男人婚姻恐惧症 七个不想结婚的理由
- 春梦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做春梦?
- 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