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建县域医共体4028个!国家卫健委:有效促进患者回流,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1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进展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在会上介绍称,医共体将更多工作转向健康管理,试点地区参保居民住院率从2019年的24%下降至2020年的15%,医保实际报销比提高到61.2%,切实为群众医疗费用减轻负担。
▲聂春雷在会上发言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已然成为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回望我国县域医共体建设发展过程,聂春雷介绍,2019年,国家卫健委在全国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确定山西、浙江2省及其他省份567个县(市、区,下同)共754个县为试点县,到2021年,又增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试点省份。
据介绍,眼下,全国29个省份已制订省级医共体建设文件,山西、浙江由省人大立法出台地方法规;安徽、江西等8个省份以党委政府名义印发;山东、河南等7个省份纳入对地方党政领导考核内容。2020年,754个试点县中,符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标准的达到535个,占比71%。
同时,地方医共体建设也得到提速扩面。聂春雷介绍称,在国家确定的试点基础上,安徽、河南、广东、宁夏、新疆等省份已全面启动医共体建设工作;海南、西藏、云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筹备全面推动。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组建县域医共体4028个。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大部分省份已经取得共识,呈现全面推开的趋势。
据悉,县域医共体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明显增多,其整体服务效能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分级诊疗效果日趋明显,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立足“强县域”,促进患者回流和资源下沉。聂春雷介绍称,2020年,医共体牵头医院进一步做强专科,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达到42%,比2019年提高约3.5个百分点。试点地区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78%,县域内就诊率90%,分别比2019年提高了2.5个和6个百分点,与同期非试点县患者持续外流形成鲜明对比。
二是重点“强基层”,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据悉,2020年,医共体牵头医院平均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4个,比2019年增加1.9项。试点地区基层机构诊疗人次占比下降趋势整体出现逆转,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慢病患者基层管理率达到55%和77%,比2019年分别提高约2.3个和2.2个百分点。比同期非试点县和未达到“紧密型”标准的医共体基层业务量占比更加符合政策预期。
三是促进分级诊疗,医保资金使用效能提升、群众负担减轻。随着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医共体牵头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占总医疗收入的比例逐步提高,分别从2019年的63.0%和64.5%提高到2020年的66.8%和70.7%。县域医保基金回流显著,县域内支出率从2019年的64.8%提升到2020年的65.8%。
聂春雷表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结余留用激励机制,医共体将更多工作转向健康管理,试点地区参保居民住院率从2019年的24%下降至2020年的15%,医保实际报销比提高到61.2%,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减轻。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严雨程 北京报道
- 来介绍一下 怡开胰激肽原酶的用法用量
- 2亿女性被更年期综合征困扰,中医帮你调
- 老年痴呆与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 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期 老人该吃什么好
- 老人牙齿不好怎么吃才能不缺营养
- 老人手抖预示身体不健康信号
- 老年人午睡养生也是有讲究的
- 老人保健养生 讲究正确方式方法
- 老人多吃草莓和菠菜 抗氧化提高20%
- 老人睡午觉 衣服不宜穿太厚
-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性疾病
- 老人冬季抗寒喝汤最好
- 安全性是老人运动的重要前提
- 老人晨练是好事但是也要注意一些禁忌
- 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吃元宵的禁忌有
- 元宵节的传统食物有哪些
- 有关小年的传说是什么 小年有哪些传统
- 冬至的饮食习俗 一起看看吧
- 用微波炉加热或烹饪 会影响营养吗?
- 火气大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日常吃什么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