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强生肛肠医院王永宏:莫要把大肠癌当痔疮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且发病低龄化突出而日益受到专家和市民的关注。据统计,在肛肠疾病中大肠癌患者占住院病人近10%,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中晚期病人。
医生在询问病史时发现,很多患者都忽略了大肠癌早期信号,将这些信号看作是痔疮、便秘而没有及时就医。邯郸强生肛肠医院王永宏专家提醒市民,大肠癌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多数患者发病期间都会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肿瘤信号,如果能早关注这些信号就极有可能早期发现大肠癌。他建议无论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原因不明的贫血、便血或黑色柏油样便以及便后排不尽感,腹部肿块及消瘦等症状时,应到正规医院就诊以排除肿瘤。

【专家简介】王永宏,邯郸强生肛肠医院首席专家,原北京海军总医院肛肠外科资深专家,中华肛肠学会会员,师从著名肛肠专家沈治、孙爱教授。从事肛肠外科二十余年,理论知识丰富,手术精湛,深受业内专家及患者好评,在肛肠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在混合痔、肛瘘、肛乳头瘤、肛周脓肿、肛裂、直肠肛管息肉、直肠粘膜脱垂、肛周湿疹的诊治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
便血别自以为是痔疮 肛门指诊能有效辨别
很多大肠癌病人都有便中带血的症状,但受“十人九痔”的影响,几乎所有病人起初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犯了痔疮。王永宏说,便血是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如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等,但它最大隐患还是大肠癌的一种信号。通常痔疮的便血常是鲜红的,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大便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后的滴血,严重的是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肛裂的便血量较少,大便时可伴有肛门剧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而大肠癌的便血常常表现为持续性少量、带黏液血便,可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直肠癌约80%有便血。
王永宏建议,持续的便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是否大肠癌引起。另外,直肠癌在距离肛门8至10厘米以下发生率最高,因此将肛门指诊作为常规体检项目,每年检查一次,这一检查可鉴别大部分的远端直肠癌,避免将直肠肿瘤出血与痔疮混淆。
腹泻别误为便秘好转 高危人群定期做肠镜
65岁的王大爷刚刚做了大肠癌手术,他最初就诊的原因是经常腹泻。他告诉医生自己以前经常便秘突然腹泻了还挺高兴,觉得可能是因为最近吃山芋多治好了便秘。医生建议他做肠镜检查,结果是大肠癌。王永宏说,随着肿瘤的增长及所处大肠的部位不同,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如长在右半结肠的肿瘤由于此处粪便尚未成形,通过多无障碍,会因肿块或肿瘤表面出血表现出腹部出现肿块、贫血、消瘦;而肿瘤长在左半结肠时则因粪便已基本成形,加上肿瘤毒素的刺激,临床上可有排便困难或与腹泻交替出现,直至出现肠梗阻等,因此大便习惯的改变是大肠癌的又一重要信号,但也经常被人忽视,特别是那些有便秘习惯的人。
王永宏建议,发生持续的大便习惯改变包括突然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以及大便次数增多等都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55岁以上人群还应每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有肠息肉病史、大肠癌家族史、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癌相关标志物检测阳性、粪便隐血检查阳性等高危人群肠镜检查要提前10年。
排毒引发结肠黑变病 “三多”预防大肠癌
王永宏说,近年来受排毒养颜风潮的影响,一些中青年人服用泻药的比例和人均服用量都有所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因滥用药物引发的结肠黑变病显著上升。该病通俗地说,就是结肠变黑了,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良性、可逆性病变。但是,黑变的结肠黏膜伴发腺瘤样息肉和肠癌的比率可达22%至55%,结肠黑变病属于长期积累的病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王永宏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是保持肠道健康预防大肠癌的有效举措,但要把握度,不能以长期服用泻药为固定排毒方式,如果长期便秘,确需定期服用泻药也要定期变换药物种类。而最有效科学的排毒方式是从生活习惯开始,养成“三多”的习惯,即多运动、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每周尽量保证2至3次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次45分钟);每天保证8杯水,因为纤维素需与肠道内的水分共同发挥作用;应适当多吃山芋、玉米、新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另外,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也是增加排便的好办法,比如经常喝酸奶等。低聚糖食物可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生长,这类食物因此被称为“结肠食物”。含有低聚糖较多的食物有大豆及其制品、蒜、葱头、芦笋、谷物。
- 39种儿童药研发将享利好政策
- 卡介苗接种时间
- 睡眠已经成为导致我们亚健康的因素
- 女子婚后屡被约饭 闺蜜“告密”致夫妻
- 食品安全保卫战“作秀不得”
- 三种常见白色食物容易诱发癌症
- 太阳神国际护胃日活动圆满收官
- 中国人平均睡眠7小时 如何改善睡眠
- 经常用眼可以常吃豌豆尖
- 嘴唇会有哪些疾病 或许是缺乏某些营养
- 伤眼的行为有哪些 警惕这些伤眼行为
- 春季运动注意什么 记住避开这些流行错
- 美国研究称肥胖者若被人说胖 更易患糖
- 脸色暗黄怎么处理 3款粥帮你养出好气色
- 食用蜂蜜有什么注意事项
- 如何防止肾虚 少吃这五种食物
- 红枣应该怎么吃才最补血 红枣补血食谱
- 春季如何护肝 推荐五类护肝食物
- 慢性肾炎的明显症状有哪些 解读这五种
- 如何减少熬夜的危害 熬夜人群多吃六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