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病毒基因后,寨卡疫苗还远吗
2月22日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称,与江西省疾控中心合作,该中心从我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者血液标本中获取病毒,完成了寨卡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同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发布消息称,从我国大陆发现的第二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者的尿液中提取病毒,也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
病毒变异慢,利好疫苗研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李德新说,寨卡病毒是首次进入我国,“全基因组测序,就好比要抓住首次入境的犯罪分子,先要搞清其体貌特征等相关信息”。
李德新表示,此次获取的寨卡病毒,基因全长10676个碱基,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与目前在美洲流行的亚洲株高度同源。“寨卡病毒只有非洲基因型和亚洲基因型,此次南美疫情被认为是从亚洲输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病毒的变异速度较慢,核苷酸序列和目前在美洲流行的病毒差异不大。这对疫苗研发是个好消息。”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专家说,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为病毒的溯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可用于指导诊断试剂、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使我国在全球寨卡疫情防控中占得先机。
分离病毒,并不容易
李德新透露,搞清寨卡病毒的真面目并不容易。“主要是病毒载量较低。”李德新说。首例感染者血液内每毫升的病毒载量仅为103,属于能检出病毒的下限。“这就好比100个犯罪分子入境与10个犯罪分子入境,二者相比,后者的查找难度要远远大于前者。”李德新说,中国疾控中心釆用高通量序列分析,结合优化的分析技术,克服这一困难,成功从病毒感染者血清样本中直接获得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专家表示,从尿液中提取病毒,因为尿液容易获取,且样本量大,给病毒提取提供了便利。
李德新表示,目前正在进行分离病毒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研发疫苗。此后,还要对病毒株进行筛选,各方面条件最好的定为疫苗株,但疫苗问世“尚需时日”。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疫苗真正面世至少需要18个月。李德新认为,主要原因是目前实验阶段还处在一个非常基础的水平,在扩大生产、效力和免疫原性水平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 抗病毒治疗大幅降低染艾婴幼儿病死率
-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传播指南推出
- 健康促进与教育要融入大局
- 1月31日河北承德鼎盛皇家灯会开园迎客
- 3种人群最易缺铁 吃什么补铁
- 吃素的坏处 长期吃素竟会带来三大危害
- 大雪习俗上吃什么 七大传统美食带你在
- 怎样淡化黄褐斑 9大食物轻松去黄褐斑
- 吃香蕉的好处与坏处 这些人吃香蕉要注
- 汗蒸的坏处 不正确的汗蒸对人体有害
- 板栗的营养价值 这几种人群不能吃板栗
- 自制减肥茶:三花茶的做法
- 小孩连续呕吐怎么办 妈妈们过来学几招
- 牙齿黄了不漂亮怎么办 怎么让牙齿变白
- 小米南瓜粥的禁忌 食补不成反而容易伤
- 男人为什么会射精过快?
- 男人的阴茎女人如何抚摸
- 男人婚姻恐惧症 七个不想结婚的理由
- 春梦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做春梦?
- 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