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全 | 明星八卦 | 健康曝光台 |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百家健康网_健康小常识|关心您健康的网站 >> 健康资讯 >> 理工东苑西区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小区居民: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我们很安心!

理工东苑西区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小区居民: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我们很安心!

来源:佚名 文章热词: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 加入时间:2021-11-10 18:52:46
 

  11月10日上午,家住成都市成华区理工东苑西区的王女士一如前几日,让孩子拿出书学习,自己则处理生活和工作上的事务。“我们也看到新闻,理工东苑西区升级成高风险地区了,但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上没有太大变化,每天还是看到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在楼栋消杀,我们购买的物资也由志愿者送到家里,生活中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自2021年11月9日起,理工东苑西区风险等级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唐雪峰9日表示,本轮疫情病例链条非常清楚,全在一条传播链,总体疫情在控制中,但同时也要理性认识到,此次疫情面临着艰巨复杂的情况。

  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后,理工东苑西区居民生活保障如何?理工东苑西区所在的成都理工大校内师生状况如何?11月10日,红星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小区居民、物业及校内学生。

  ▲理工东苑西区,“小白龙”来送物资了。

  居民:

  从最初的紧张不安,到如今的平静安心

  接到记者电话时,王女士正站在窗边,看着工作人员对隔壁楼栋进行消杀。“每次看到他们消杀,闻到消毒水的味道,看到地上残存的消毒水痕迹,我都觉得很安心。”王女士说。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在隔离期间收到了一份生活指南,指南上详细写着如何买菜买药、家里有人就医如何处理、垃圾几点放在门口、志愿者几点来送物资等琐事,“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指南上还提醒我们要及时充电卡,不然停电的话要重新激活,不能及时恢复供电。感觉就是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非常贴心。”

  王女士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从最初被隔离时的紧张、不安,到如今的平静、安心,这些变化源于充足的物资保障以及完备的防疫举措。”说着,王女士发来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是成都理工大学的通勤车“小白龙”。“我们都叫它‘小白龙’,每次一看到它,就知道我们的物资要来了。”

  王女士告诉记者,理工东苑西区每一个楼栋都建立了微信群,群内有志愿者和物业、社区的工作人员,小区居民可以在网购平台购买生活物资,“小白龙”在门口接到物资后送到各楼栋下,志愿者再将物资送到家门口。“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在进行,物资保障也很到位,所以我们也没有太担心。”

  王女士说,现在楼栋群里大家会相互鼓励、相互打气,“有些邻居可能会在群里发一些担心的话,但很快其余人都会一起安抚他,告诉他现在各方面防疫举措做得很好,我们只要配合工作,就能把这段特殊时期挺过去。”

  物业:

  已升级为每天8次消杀,我们有信心应对

  在理工东苑西区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后,成都季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再次升级了防疫举措。

  “之前每天是4次消杀,今天早上知道情况后,已经升级为每天8次消杀。”成都季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毛皓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和社区正在协调加人加物资,以应对目前的情况,“现在非常忙,忙着消毒、调配物资和人手,但总体来说是有序推进的,我们也有信心可以应对。”

  由于理工东苑西区原物业公司人员被隔离,成都季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11月7日入驻小区,负责物资保障、生活垃圾处理、环境消杀等工作。“我们的防护服是两层,头套、口罩、面罩、手套、脚套都有。所以我们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做好自身防护就可以了。”

  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物业人员也要协调居民生病、怀孕等特殊情况。“每天都能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老人生病,或者新生儿在医院,或者老人家里有急需品要送进去,我们都会尽力服务好。”毛皓说,“你想想,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你家,同样也会有人这样为你做。别人可以为你服务,那你也可以为别人服务好。”

  在为小区居民服务的同时,毛皓和同事也感受到了来自小区居民的温暖。毛皓告诉记者,由于物业办公室封闭,员工没有住的地方,只能睡在小区入户大厅的电梯门口。“有业主发现我们在那里睡觉,就主动要给我们准备临时的床,还要给我们送取暖器。”这样的关怀也让毛皓十分感动,“在特殊情况下,大家的关心都是相互的、双向的。”

  ▲成都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理工大学生:

  我们的一日三餐都送到了寝室门口

  除了理工东苑西区以外,成都理工大学校园内的抗疫和生活也有条不紊。

  “开饭啦!各位同学,大家的饭都在志愿者手上,志愿者正在给大家配送,我们也知道大家饿了,请大家不要着急。”“谢谢你们啦,辛苦你们啦,爱你们哦!”

  这一幕,发生在11月8日晚上8点的成都理工大学校园内。夜幕中,同学们在寝室里等来了志愿者送来的晚餐。

  “大家很有共情心,也特别团结。虽然那天晚上快8点半才吃到晚饭,但大家都没有怨言,同学们都趴在窗口对志愿者说‘谢谢,辛苦啦’。”捕捉到这一幕的,是成都理工大学研一学生胡淼。10日中午12点,记者拨通了胡淼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她刚吃上志愿者送来的热乎乎的午饭。

  胡淼告诉记者,学校从11月4日开始封闭,11月8日早上封闭寝室后,开始由志愿者给学生们送餐。现在,学生的早中晚饭都由学校后勤人员和志愿者统一配送,送到每一个寝室的门口。

  “由于需要供应全校师生的饭菜,食堂的压力倍增,不少老师也加入到炒菜的队伍,也有很多老师在后厨帮忙,我们都特别感动。”(详情点击:帮厨界的天花板:洗菜的是教授,切菜的是博导!这所高校的后厨“规格”太高了)说到这儿,胡淼有点哽咽。“对我们来说,我们可能早上八九点吃到早餐,但送早餐的志愿者可能五六点就要起床配送。”

  寝室内的学生也在努力向外传递着他们的温情和谢意。

  为了互相鼓励,同学们在门上张贴了手绘卡片,卡片上除了写着有几个人要领几份饭外,还有可爱的小插画和卡通字,比如“战胜病毒”“共渡难关”等等。

  ▲学生寝室外贴的用餐需求和谢意。

  “学校已经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了最大便利。”胡淼说,封校以来,很多老师和工作人员都无法回家,负责后勤保障的叔叔阿姨们没地方睡,就分了床垫和毯子睡在食堂地上,有些直接睡在楼梯间,也有人睡在车里或办公室里,早上起来,大家照样不间断进行后勤服务。

  全校师生也在积极行动。

  “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志愿者队伍。”胡淼说,11月5日当天进行第一轮核酸检测时,短短半小时,就在校内招募到1000多名志愿者。老师们也加入了核酸检测的志愿者队伍中。核酸检测时,他们穿着防护服,站在旁边帮助医生采样。

  截止到10日,成都理工大学已对3万余名师生进行了3次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疾控中心专家:

  总体疫情在控制中,市民不能放松警惕

  9日举行的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唐雪峰介绍,本轮疫情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在于,早期病例多为年轻人,活动范围广、接触面大、参加活动多,点位涉及酒店、餐馆、会场等,而这些场所人员都较多。但病例的链条非常清楚,全在一条传播链,总体疫情在控制中。同时也需要理性认识到,此次疫情面临着艰巨复杂的情况。

  唐雪峰提醒,广大市民不能放松对疫情的警惕,一定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要对照官方发布的轨迹信息,做好自我的对照排查,如果发现自己有轨迹重叠,要立即向社区、单位、居住宾馆报备;关注自身健康,特别是健康码颜色变化,一旦发现出现黄码,就要接受三天两次的核酸检测,等到恢复为绿码之后,也要继续做好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

  成都市商务局局长张金泉在11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呼吁广大市民,在当前疫情防控正在关键时刻,希望大家能够倡导过简单、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好全市防控,对于一些疫情传播风险比较高的消费场所,大家尽量少去,特别是空间领域人群密集的这些消费场所,尽量减少到聚餐、酒吧、美容院足浴等场所,“等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再共同来创造和享受丰富多彩的幸福美好生活”。

 
 
 
热门栏目